首先进入http://mail.yahoo.com.cn,登录你的yahoo.com.cn账户邮箱。
然后在地址栏粘贴http://edit.my.yahoo.com/config/set_popfwd网址后回车,什么都别动,直接选“提交”,完成。
之后在注册一项中选择“是”,然后选择你感兴趣的内容,按"完成"按钮。
最后选择“网上阅读邮件和POP功能”,完成后按“提交”按钮。
这时“网上直投”功能注册已经成功,系统会提示你“服务器设置”:
接收邮件(POP3)服务器:pop.mail.yahoo.com.cn
发送邮件(SMTP)服务器:smtp.mail.yahoo.com.cn
这里请注意:
yahoo接收邮件(POP)服务器:pop.mail.yahoo.com.cn
yahoo发送邮件(SMTP)服务器:smtp.mail.yahoo.com.cn
现SMTP服务器为smtp.mail.yahoo.com,不+cn了。

[+/-] |
yahoo的smtp使用 |
[+/-] |
什么叫傻? |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或许是有勇气,更多时候,是傻。
明明知道共产党在拼命封杀blogger,好不容易买了国际域名能从电信访问了。却偏偏一时兴起,要做一等良民,去网站备案了。
结果,备的个好案,证书还没拿到,域名在电信上却被封锁。
都已经梁山起义了,却还要投降朝廷,这不是傻是什么呢?
现在好,可以和一大帮把方块字当图画看的老外们交流心情心得了。
可恶的封锁,什么好就封什么。垃圾新浪当然舍不得去封了。
不怕落后,不怕白痴,不怕蒙起眼睛吃太阳。
[+/-] |
突感于战争和炮灰 |
刚刚看了discovery关于日本二战的片子,多少还是有些感触。
洋洋两个小时关于日本二战的纪录片,居然只字未提中国抗日战争,只在片子开头说了卢沟桥事变。还有后来的上海和南京的沦陷和屠杀。
不知道这是编者的疏忽,还是他认为事实就是如此?
我不相信中国的小米加步枪真彻底打败了日军国主义,但是更不相信中国全民抗日战争对日本投降竟会无足轻重?二战日本主战场难道不是在中国?
关于抗争,有两个比喻,蜜蜂和犬儒(自鲁迅),蜜蜂是拼了性命进行抗争,犬儒则只是为了苟且偷生而进行抗争。
统治者向来喜欢蜜蜂的抗争,为统治者们的权势巩固而抛头颅洒热血;而统治者们自己,向来只做犬儒,只在迫不得已之时,做一些必要的抗争。
所以统治者们必须要“忽悠”他们的臣民去做蜜蜂。
向来都是如此,我国,或是外国;古代,或是现代。
而把这个发挥到极致的,就是日本的神风特攻队。片子里的描述是“被迫自愿去送死”。讲的实在精辟!被迫地去自愿送死。
好像有这样的描述,在二战中,日本本土是受轰炸最猛烈的国家。可以想象战败后的日本有多疮痍!可怎么日本反而能这么快就再次辉煌?让老美都不得不跟他搞好关系。
再想想日本的神风特攻队,在我们国家能组织起这样的队伍么?4000多人的队伍!从心底,对这样的队伍,有着不可抗拒的一份尊敬与敬仰。他们没有被集体忽悠得“头脑发热”,他们有清醒的,可同样冲向了死亡。或许这是一个民族的精神。
想到金庸小说,陈近南忽悠韦小宝时说的,把“女人和银子抢回来”,这就是革命。
自古以来,有多少正义的革命是建立在如此卑鄙龌龊的目的之下的。
曾经有钱的,要复古;现在有钱的,要维持现状;穷了一辈子的,要革命。
中国农民战争多,农民战争繁。
因为几千年的制度,注定了农民只能穷一辈子。出路也就只能革命。也是最容易被拿着“女人和银子”做幌子的革命家所忽悠。
[+/-] |
很多人的困扰--干眼症 |
皮肤干燥时,你会使用润肤露。那眼睛干燥时,你会怎么办呢?
就象皮肤一样,你的眼睛时常也会需要更多的湿润,例如在户外的风沙中和阳光下,或在户内长期使用空调,或长时间面对电脑屏幕,等等。总之,当眼睛暴露于任何干燥或尘土的环境中时,都很容易感到干燥。另外,衰老也是生活中的常见因素之一。可能你已经体会到了一些不适的感觉,比如干涩,刺痒,疲劳,灼热感,甚至会过度流泪。但是在眼部检查中却没有明显的改变,医生往往称之为“干眼症”。
什么是干眼症?
干眼症是一个医学专业名词,用于描述由于眼睛得不到足够泪液的湿润和润滑而造成的一组不同的表现或症状,例如干涩、疲劳、烧热感、异物感、磨砂感,有些人还有眼部充血、刺痛、注意力集中困难等。尽管有上百万的人们忍受着这些不适,临床上却很难明确诊断。它常常会被误诊或与其它疾病的表现相混,如轻度的感染或过敏。干眼症并不都是表现为眼睛干燥,有些人反而会表现为泪液过多。
什么是生理泪液?
人的泪液远不是看起来的那么简单。
泪液是一种与生俱来就有的防护机制,它使眼球表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挡感染或其它有害物质的作用,如灰尘,脏物等。它还能使角膜表面保持光滑和产生清晰的视觉。泪液能够在角膜上皮(眼球表面)上形成薄薄的泪膜而持续地湿润和润滑眼球,使你的眼睛感到舒适。
泪液在眼球表面形成一层薄薄的、人的肉眼很难看见的液态薄膜---泪膜。泪膜虽然很薄,却还具有三层结构。最外面的一层是脂质层,它可以防止泪液快速地蒸发;中间那层是水液层,主要起湿润的作用;最里面的一层含有一种很重要的物质 - 粘蛋白,它能使泪膜和角膜上皮紧紧地贴在一起。
正常情况下泪液以一定的速度不断地蒸发和被吸收,同时泪腺也持续地分泌一定量的新泪液进行补充,从而保证泪膜各层结构正常,以维持眼表健康、舒适的微环境和抗感染能力。这一点非常重要。当泪腺不能产生足够的泪液,或其它因素使泪膜的结构出现异常时,就容易导致干眼症。
哪些因素可以引起干眼症?
许多疾病可以导致干眼症,例如结膜炎(“红眼病”)、角膜炎、风湿性关节炎等。而生活中的常见因素主要有衰老,长时间注视电脑屏幕或阅读,配戴隐形眼镜,空调环境,环境污染等等。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滴眼液中的防腐剂对角膜上皮影响较大,长期使用后反而容易导致干眼症。
你正在被干眼症所困扰吗?(自我快速筛查法)
你的眼睛也有这样的问题吗?
灼热或烧灼的感觉 是 否
针刺或刺激的感觉 是 否
刺痒感,磨砂感或感觉眼里有异物 是 否
眼睛干燥 是 否
对光线敏感(畏光/不能见光) 是 否
粘性分泌物增多(或少量脓性) 是 否
如果你的回答至少有一项是“是”,可能你已患有干眼症了。建议你询问医生以得到合适的治疗。
如何摆脱干眼症的困扰?
干眼症的治疗通常是选用人工泪液进行替代治疗,即用仿制的人工泪液在眼球表面形成新的结构正常的泪膜,从而解除上述的各种不适症状。
现在市面上有许多种滴眼液,怎么来选择合适的呢?既然人工泪液是用来代替生理泪液的,那么与生理泪液越接近的当然就是越合适的。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对比:
化学成分和物理、化学特性应该与生理泪液一致。例如pH值为中性,渗透压和生理泪液相同,否则使用后可能会有刺激或疼痛感。
需要含有能够模拟生理泪液中的粘蛋白层作用的成份,这样才能使水液层更长时间依附于眼球的表面,达到长时间缓解眼部干涩的作用。
粘度和生理泪液一致,使用后不会感觉粘腻或使视线变得模糊。而且不会影响隐形眼镜的配戴。
不含有抗生素。因为长期使用抗生素会增加药物过敏和细菌耐药的机会,反而更容易损伤眼睛。
使用的保存剂对角膜影响极小或没有影响。为了使开瓶后的眼药水中不会有细菌、真菌和其它病原微生物生长,能够长期使用,在眼药水中通常都加有保存剂。不含保存剂的眼药水也有,但是必须是一次性的包装,所以价格很昂贵,尚不能广泛和长期使用。比较经济和安全的方法就是选择含有危害性更小的保存剂的人工泪液。
轻度的眼部干涩、烧热等不适可以自己点人工泪液,症状比较重或用药3天以后仍然不能缓解甚至有所加重的,还是要尽早去医院请医生进行诊治。
可以在配戴隐形眼镜的时候直接点滴眼液吗?
很多配戴隐形眼镜的人更容易发生干眼。为了方便,许多人都在戴着镜片的情况下直接点用各种润眼液。滴眼液中保存剂的分子直径一般都明显小于镜片的高分子材料间隙,如果保存剂对角膜的危害性比较大,长期直接点用这样的药水,就会使保存剂蓄积在镜片的高分子材料间隙中而不是镜片表面,这时用护理液是无法揉搓、冲洗彻底的,最后对眼睛的危害会更大。对角膜影响大的保存剂主要有硼酸钠,氯(化)苄烷氨(简称BAC)、洗必泰、季铵盐类等。通常在进口人工泪液的说明书中都会标明保存剂的成分、性质,以及长期使用对角膜的影响,建议您在购买前应该仔细阅读说明书或向医生咨询,以便选择更安全的产品。
本文转贴于泪然健康教育资料,略有修改
[+/-] |
青光眼健康教育:3、怎么阅读青光眼体检报告? |
标题是怎么阅读青光眼体检报告?其实不存在所谓的青光眼体检报告,医生总不会只给你做青光眼体检,而不做其他的?但是为了叙述方便,今天只讲体检报告跟青光眼有关的部分。
如果仔细阅读了上两篇文章,青光眼健康教育:1、什么是青光眼 2、怎么预防青光眼 ,应该已经有所了解,在体检中能够发现的关于青光眼的变化,一个是房角,另外一个就是视乳头杯盘比。
至于什么是房角,什么是杯盘比,请参阅:什么是青光眼。
在眼科列席等显微镜下可以比较粗略的观察房角结构,并且进行粗略的评估与记录。虽然这样的评估并不是十分精确,但却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这样可以在大量健康的人群中筛选出房角结构存在健康问题的个体,并建议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房角结构是这么记录的,PACD≥1、PACD=1~1/2、PACD=1/2~1/4、PACD<1/4、PACD裂隙状、房角关闭。
正常人的房角应该是PACD≥1。
如果体检发现PACD=1~1/2,那么医生会建议常规每年一次眼科体检,并常规测量眼压并进行记录。测量眼压的目的是监测它的变化。
如果体检发现PACD在1/2以下,通常医生会建议进行一整套的青光眼筛查,特别是眼科超声检查和前房角镜检查。相对于裂隙灯的粗略检查,这两种是十分精确的检查,可以定量的记录房角的狭窄程度。并能够确定是否需要进行预防性的治疗措施。
所指的预防性治疗措施,就是在:什么是青光眼中介绍的激光虹膜切除术。当然,对于不同特点的不同患者,医生会提出不同的医学建议。比如,如果是由白内障引起的房角狭窄,医生则会建议接受白内障手术。
或许会有问题,“既然青光眼那么可怕,那我能不能像打预防针那样去做一个激光虹膜切除术呢?”回答当然是否定的,任何治疗措施都存在医疗风险,激光虹膜切除术也并不例外。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平时走路带上护膝护腕显得有些杞人忧天,溜冰时候带上这些必须的防护品则十分必要。
什么时候需要进行预防性的治疗,是由全世界的眼科医生在实践中得出来的经验性依据。您的医生会为您把握这些专业上的知识的。
视乳头杯盘比是用小数进行记录的,绝大部分正常人小于0.3以下,如果值在0.4左右,医生会建议常规每年体检并常规检测眼压变化。但如果杯盘比在0.5以上,医生则会建议进行视野检查。就像在怎么预防青光眼 里说的,视野检查是可以早期发现青光眼损伤的现代化检查仪器。
但是和房角狭窄不同的是,杯盘比偏大可以存在于正常人群。所以眼科体检也就必须把这部分人区分出来,避免患者不必要的担忧。但是困扰医生的问题是,在健康人,同样可以存在视野的部分缺损。
那该如何区分“早期青光眼视野损伤患者”,“杯盘比偏大的正常人群”,“杯盘比偏大但有视野部分缺损的正常人群”呢?
一般来说,这需要连续3~4年的视野检查。如果并不是青光眼引起的杯盘比变化,视野检查结果通常不会有所变化。这样也就可以进行正确的区分,做到既无疏漏,又无误诊。
[+/-] |
青光眼健康教育:2、怎么预防青光眼 |
在上一篇文章,青光眼健康教育:1、什么是青光眼,中已经大致的讲了什么叫做青光眼,有哪些分类,引起青光眼的原因是什么。
那么,今天再来说说,作为没有医学专业知识的普通大众,该如何来预防青光眼,如何及早发现青光眼,如何及早治疗青光眼。
如上文所讲,在青光眼中,情况最危急的就是闭角型青光眼的急性大发作。在临床工作中有时候能碰到这样的事情:上午健康体检查出来有青光眼的危急因素(就是房角的关闭,随时都有可能青光眼大发作),医生要患者立即接受治疗。患者不信,说“我好好的怎么会有病?”结果晚上十来点钟这名患者就急诊回来医院,青光眼大发作。但是可惜的是,通常青光眼大发作之后,视力会受到极大的损害!并且无法挽回!
这样的情况比较偶然。青光眼的大发作时间并不可预料,也有可能终身都未发作,也有可能像上面这样说来就来。
正是因为青光眼对视力损伤的不可逆,需要我们极大的重视。如果因为没有感觉到不舒服,视力也好,就听之任之,到真正后悔的时候,就来不及了。
怎么预防?
如果平时有头痛、恶心、呕吐、眼睛胀痛、视物突然模糊这些症状,不要抱着忍一忍的态度,要马上去医院进行检查。这样的症状很有可能是青光眼发作。但是如果眼压升高不太明显,可能“忍一忍”之后,症状也就过去了,视力的轻微丧失也没引起足够重视。更要不得的是,把多次这样的症状,误以为老毛病“头痛”。多次这样的发作,会对视神经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等到视力模糊到影响生活时再来求医,目前的医学技术已经无能为力了。
而对于青光眼对视力造成的早期损害,没有现代化的仪器是无法发现的。
如果有这样的症状:看东西只能看清眼睛正前方的景物,边上的景物根本看不见。这很可能是青光眼晚期的表现,在这个时候,千万不能再拖延!尽早就医,或许还能保住这最后残存的一点点视力。尽管只有一点点,但如果再失去这一点点的视力,便要永远进入一个黑暗的世界。
或许用下面的图片来解释晚期青光眼的症状并不是非常贴切,但可以由此感受到青光眼对视野的缓慢的、隐蔽的损伤。第一幅图是我们正常眼睛看出去的景象,下面的就只能看清视野中央的景物。
对于青光眼这样一个高发的疾病,最好的办法就是参加健康体检。在它还没有对人体产生任何伤害之前,发现它,并处理它!
至于多长时间参加一次健康体检,则只能由个人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推荐的是每年检查一次。当然如果在健康体检中发现问题,医生会调整随访频率,比如半年一次,甚至三个月一次。
那么,在眼科的健康体检中,能发现那些问题呢?作为没有医学知识的普通大众,怎么来阅读眼科体检报告呢?
下篇文章继续讲述。
[+/-] |
青光眼健康教育:1、什么是青光眼 |
青光眼是一种可预防的、不可逆转的、致盲性疾病,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我国至少有青光眼患者500万人,青光眼患者中双眼失明的人数达79万人。青光眼分为闭角型青光眼和开角型青光眼两个大类。
闭角型青光眼顾名思义,就是指“房角”的狭窄或关闭而导致的青光眼。房角狭窄多数是因为先天结构的异常,年龄的增大也会进一步加重狭窄,或使本来正常的结构逐渐变得狭窄。
所说的“房角”,是指眼球前部一个向外排出眼球内生成的液体(房水)的通道。
这幅图片显示的就是眼球内正常情况房水的产生和排出。我们的眼睛里面不断的生成一种叫做房水的物质,作用是营养眼球,图中黑色箭头表示房水的生成和排出途径。从离开眼球的大小两个箭头,可以看出,眼球内生成的大部分房水,是通过房角结构而排出的。
就和下水道狭窄会使排水困难一样,房角狭窄也会导致房水排出受阻。如果房角结构突然关闭,房水不能排出,眼压就会急剧上升,称为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大发作。
这幅图片展示是房角结构的关闭而导致的房水排出受阻,直接结果就是导致眼内压的急剧升高。
虽然在大发作之前患者多数没有任何不适,但在急性大发作之后,短期甚至数日内却可能导致失明。青光眼急性大发作在眼科中是急症,需要紧急迅速而有效的治疗,但目前的医学技术水平并不能在青光眼急性大发作之后获得良好的视力恢复。所以对有可能发生青光眼急性大发作的健康人需进行有效的干预,预防急性大发作的发生。目前最为有效的预防措施是激光虹膜根部切除术。
如图所示,当在虹膜根部人为造孔后,房水可以直接通过这个“人工管道”,极大地缓解了房角狭窄,使房水可以顺利排出眼球,有效阻止房角急性关闭的发生。
还有一部分闭角型青光眼的患者,虽然并没有发生房角的急性关闭,但由于房水排出持续受阻,眼压缓慢持续上升。眼压的持续升高会对视神经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在损伤早期只是周边视野的损伤,也就是 “余光视力”下降,而中心视力可以完全正常,以至于患者本人极可能疏忽这样的视力损害。而当损伤进展到后期让我们自己能够觉察,多数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成为“管状视野”甚至失明,则已经是病程的晚期了。就目前的医疗技术,无法挽回已经失去的视力,给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所以对这样的患者,需要在早期采取适当的治疗,尽量减缓或者阻止视神经损伤的进展。
开角型青光眼则是指没有房角关闭或狭窄的因素,而发生上述眼压升高或者视神经损伤的病理过程,最终的结果也将是导致管状视野甚至失明。
在部分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中,虽然房角结构并没有狭窄,但其排水的功能却因为各种原因而受阻,直接的结果就是导致眼压缓慢持续的上升,并产生视神经的损害。
另外一部分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中,房角结构并没有狭窄,排出房水的功能也是正常的,但视神经的“抵抗能力”相对低下,在相对正常的眼压条件下,发生类似于在高眼压条件下所发生的病理变化。
也就是说,除了闭角型青光眼的急性大发作以外,都有如下的共同过程:视神经因为眼压的升高或者自身“抵抗能力”的低下而发生损伤,导致视野的缺失,最终结果是失明。
尽管早期周边视野的缺损不容易被自身所觉察,眼科医生却可以凭借眼科仪器观察到眼球后部视乳头这个结构,并能够在比较早期的时候发现它的一些损伤性的变化。在青光眼有视神经损伤的患者,随着视神经纤维的逐渐萎缩死亡,视乳头中央凹陷(杯盘比)逐渐加大,这就是眼科医生的判断依据。所以眼科医生观察到“杯盘比”偏大,就会建议进行眼压或视野检查,以排除青光眼的可能性,以尽可能防止视功能的继续损伤。可是一部分“杯盘比”偏大的人,只是正常的生理变异,而不是青光眼损伤引起的,这也需要视野检查来进行鉴别。
这是正常眼底结构的局部放大以及视野检查结果(右上小图为视野检查的示意图,白色代表正常的视野范围)
这是青光眼患者的眼底结构(偏大的杯盘比),以及异常的视野检查结果(白色代表正常视野,黑色代表视野的缺失。可以看到,两幅图中视野都已经有缺损。)
[+/-] |
真菌图库--镰刀菌 |
从今天开始,想抽空在我的博客上慢慢建一个小小的真菌图库出来。以前去搜过真菌方面的图片,少之又少,而且图片质量不怎么样。我放在这里的,会尽量选最满意的照片。图片大小一般在900*900左右。
工程比较大,慢慢来。不着急。呵呵。
今天先看看镰刀菌(Fusarium.spp,茄病镰刀菌)的几张图片。
镰刀菌性角膜炎是非常严重的一种角膜炎,起病迅速,发展凶猛,对药物反应不佳,预后不良。
这是患有镰刀菌性角膜炎眼球情况。
这是进行接种后在血培养皿、巧克力培养皿和沙宝氏培养皿的大体照片。
在培养基上,镰刀菌的特性是生长迅速,菌丝丰富,菌丝之间空隙较大。菌丝会生长的非常茂盛。有时候打开培养皿盖子,发现菌丝已经粘在盖子之上。也有不少培养皿的菌丝上会有“露珠”,当然,这就只是我自己的发现,或许觉得带点露珠比较漂亮吧!对于鉴定菌种可就没什么用处了。
如果进行药物敏感性实验,可以发现,相当多数镰刀菌对药物不敏感。
皿里面三个纸条上布有不同浓度梯度的三种常用抗真菌药物:二性霉素、伊曲康唑、氟康唑,这个照片显示的就是这个菌种对这三种药物都不敏感。
这是显微镜下镰刀菌的模样。
不难发现,镰刀菌显微镜下的特点是菌丝比较粗大,孢子很多,而且孢子呈特有的分节镰刀状。当然也有很不典型的镰刀菌,那就是人家微生物学家分类的事了。
对于这种分类,其实我有些疑惑,譬如现在的人种肤色。洲际之间的性生活多了,生下来不少混血儿。难道那些混血儿还非得套着白色人种、黄色人种、黑色人种、棕色人种么?万一人家偏偏就是四不像,你硬去套,不是反而犯错么?
私下嘀咕,让别人看到,非得把我扁死。
全文完。
关键字:真菌图片 真菌图 真菌照片 真菌形态
[+/-] |
差劲的 森海塞尔 MX 51 |
因为要抵制日货,更换耳机自然选择了森海塞尔,也算大品牌。
没想质量如此之差,估计能和桥头那种几块钱的耳机争艳斗香。不过当然音质倒是还算可以的,就只是寿命忒短。
第一次出问题是买来还不到3个月的时候,连耳机的细线居然露出的里面的铜线,还是不经意发现的,当时还庆幸发现的早,要不彻底断了人家可就不认账了。
没想拿到专卖店,店主一口咬定这是认为损坏,不给保修。我问他买了耳机是不是当绳子使啊?要不然不会这么快就坏掉吧?除非质量有问题。
店长无语,说他会送去总部,由技术部门进行鉴定,会给我个满意答复。
苦等三月,专卖店打来电话,说技术鉴定出来了,是人为损坏,要么付90块钱给换根耳机线,要么给免费修一下。我选择了后者。
又等了一个月,专卖店打来电话,说可以去取了。
原来所谓的修,是给套个黑色塑料膜。
修好之后不知道用了多久,另外一根耳机线又出现了一样的问题,本想再去专卖店。想想中间白白浪费4个月时间,还不如自己贴个膜拉到。于是用了几分钟,做好了人家要花4个月才能给我修好的耳机。
心想这次没事了吧?昨天睡在床上听了会儿音乐,或许是因为枕头和我的脑袋夹着那根脆弱的耳机线吧!想睡觉时候收起耳机,发现我可怜的耳机就成了现在这幅模样!
真不知道该怎么来形容这幅耳机~~
要是人的骨头,已经是粉粉碎碎的骨折了。要是拿去专卖店,或者所谓的技术部门,鉴定结果当然是人为损害。我不理解的是,难道我真的把两百多的耳机拿来当绳子使么?
还有个不得不说的,买来不到一周,官方引以为豪的那个耳塞上的金属色装饰,就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光泽。
让我知道还有人买森海赛尔,要比抵制日货还抵制它!
再加一句,那个耳塞的设计,塞在耳朵里,实在难受!可能是给德国人设计的~~
[+/-] |
如何在blogger首页中显示文章摘要 |
可能是习惯了本来的163博客,总喜欢只在首页中显示文章的摘要,点击后再看全文。可惜blogger是不支持这样的功能的。幸而他自由,可以自己添加这样的功能。
在好几个朋友那里寻求帮助,最终实现了效果。并且自己修改了部分代码,能够在新窗口中打开全文页面。
首先,还是要对模板做好备份。
在head中引用以下js文件。这个js文件是温柔菜刀朋友的,实现的效果实在摘要后显示“阅读全文”,点击后在当前页面打开折叠的全文,在首页中可以折叠所有文章,也可以打开所有文章。
但是如果需要实现我博客中在新窗口中打开全文页面的效果,则必须要如“如何让blogger在新窗口中打开链接”中所说引用我的那个js文件。如下:
然后在你的模板(确定已选中 扩展窗口选项)中找到ID为"Post"的includable,会看到下面类似的代码,并进行替换。
替换为
找到
替换为:
如果想要实现我博客上在新窗口中打开全文页面的效果,则需要将代码替换为(利用这样的效果,首页上所有文章均保持折叠状态,当然,没做折叠效果的文章除外,这样就保证了首页的干净清爽):
二者任选其一,切勿搞错。
然后,在“设置->格式设定->文章模板”中添加以下代码
今后如果文章比较长,就可以在写博客的时候将摘要部分写在“摘要部分”的位置,另外的内容写在“隐藏部分”。如果文章较短,删除上述代码写博客即可。
全文完。
[+/-] |
如何让blogger在新窗口中打开链接 |
或许是外国人尊重浏览者习惯吧,blogger默认所有链接都在当前窗口中打开。不过这对于我来说是极其不方便的,因为网速不够,通常需要同时打开好几个窗口,哪个开了就看哪个,要是一次只能开一个窗口,那也够痛苦的。
经过几次试验,终于实现了这样的功能。用的是 rel='external'这段语句。不过跟几个blogger上介绍的稍有不同。
相信这样的修改之后,对于浏览者或者博主,都是更方便的。
介绍如下。
修改之前,一定要做好模板备份!
要实现在新窗口中打开,需要javascript支持,可以把如下一段代码保存为js文件,并上传到网页空间(google pages 经常被封,不建议使用)。
或者直接引用我的js文件,方法是在head中间添加如下代码
确保“扩展窗口小部件模板”已经选上,并在需要的链接部分作如下修改:
修改为(即在链接之后添加rel='external'这段语句)
保存模板,便大功告成。
[+/-] |
到了现在,总算入住blogger完成 |
来到blogger有点时间了,到今天才算真的让这个地方符合了自己的习惯。以前在163的种种不爽,也都终于烟消云散。毕竟,在一个自由的空间,只要肯努力,就能够收获一切!
像这次,好几个晚上什么事都没干成,就在这里研究blogger代码,只有看懂了一些些代码,才能慢慢用起来。当然其中少不了网上各位朋友的鼎力相助。
有了收获需要分享,今天没时间了,等到周末,把我自己博客上的一些心得写下来,让其他各位新用blogger的朋友也能更快的熟悉起来。
话又说回来,blogger什么都好,自由,速度还快,又跟google整合,方便……
或许就是太好了吧,跟维基似的,太好就会有人不喜欢了,于是给你封了,不让你用!还不是封死了,封死了也就拉到了。我也会懒得去整,给你封的半死不活,求生不能,求死不能。
这就是blogger不好的地方,虽然买了国际域名,可发现还是有相当的人访问不了。
不管了。就像自己评论的,哪怕孤芳自赏,也要留在这个自由的地方。
[+/-] |
今天被患者的脓液喷了半脸 |
今天有个麦粒肿的,大大的一个包。
患者说是他朋友谆谆教导,这种包一定要等长的够大了才好来医院治。所以一直拖到今天。这样的人碰的多了,比如角膜炎要等到全角膜溃疡看不见任何东西才来医院等等的,也就见怪不怪。
惨的是给他切除的时候,看他肿的这么大,心里还想着要小心点切,别到时候留下太大疤痕。于是脑袋不由自主离的他近了点。
没想手术刀才碰到包块,脓包便顺势而破,脓液飞出不知道有多高,反正右脸右眼右额上喷的都是,当时双手还是无菌状态,没办法,喊了另外一个医生帮忙擦擦,继续。
想去申请个防护面罩,也好保护后来者。没想被踢了皮球。
还好没在碰aids的时候被割了手指。或者在HCV(+)的时候被扎了手。
切完了,患者刚爬起来,对着我说了句"真对不起了"。居然没反应过来,傻乎乎问他为什么对不起。原来我已经习惯在患者面前"吃亏吃苦"了。
[+/-] |
有意思的规定 |
国家下规定了,一个医院,同一化学成分药物,最多只能进两种。
因为据说医院借进大量同一化学成分的不同厂家生产的药物,"牟取"昧良心利润。
好像有些问题,每个厂家生产的"同一成分"的药物,药效一样?纯度一样?吸收度一样?生物利用度也一样?
如果真的都一样,为什么在临床上每每能发现同一化学成分的药物,进口药疗效就是要好?我想大家都对made in China都有所经验的。
比较搞的,比方说,生理盐水怎么弄?打过吊瓶的应该都知道,不同药物,或者不同病情,需要应用不同剂量的生理盐水进行静脉点滴,可现在只能进两种,以前有100ml,250ml,500ml,1000ml,那么现在该保留哪两种?
医院是不是要进行下统计,哪两种用的最多就进那两种,少数服从多数嘛。如果占小部分的那些患者,要用这两种以外的生理盐水,就只能凑活着用了,但是万一发生什么意外,医院应该没有责任的吧,因为已经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办事了,就只能怪患者生不逢时。
好像极端了点,不过确实是个问题,只不过生理盐水的问题,大家都能明白。至于别的,不同商品名药物间的细微差异,只有用惯了的医生才能知道吧!
科里总有这样的患者,问我们给开的"阿昔洛韦",到底是什么"阿昔洛韦",为什么要比他们去当地医院开的贵?但是当地医院开来的吃着就是没用?
又想起来个比较搞的事,有个老中医,不管什么病人,看起来总是给开"小柴胡汤"。于是他的弟子学会了,想着"让我学到'秘方'了!",兴奋不已,也去不管三七廿一,给人开小柴胡汤,结果可想而知,以悲剧收场。痛苦了患者。
谁让你不懂装懂?谁让你只明其一,却未明其二?
当然,最后痛苦的,只能是无知的患者。
这两天我们门诊最多的解释,"实在不好意思,这个药现在没了,要么你自己去外面药房找找看,或许还能有的……"
额外要补充下的,据说生理盐水问题太肤浅了,一般人都能理解,包括我们的领导,所以特赦,可以"凌驾"于上述规定之上。
[+/-] |
捐献角膜的患者 |
上几天收了一个双眼失明,双眼因炎症剧烈疼痛的患者,入院是来做眼球摘除的。
第一次查体,对他的角膜印象极为深刻,尽管眼球已经萎缩,瞳孔已经闭锁,角膜居然还是清澈透明。或许出于职业敏感性吧,总觉得这样的角膜如果不用来救治病患,实在可惜。
科里登记本上有那么多的等待角膜移植患者,可惜角膜库里能向我们提供的角膜,却是少之又少。
想过跟他谈及角膜捐献的事,不过看他痛苦不堪的表情,伸到嘴边的话还是缩了回来。
不过没想到在术前谈话时候,患者小心翼翼问我,他这样的角膜,还能不能捐献的?因为他在主任门诊时候,听到了主任曾无意有意说过一句,说这样的角膜还可以用来救人的。
当时我是被震惊的,患者在面临眼球摘出的时候,在受着剧烈眼痛折磨的时候,因为曾经听到了主任不经意的一句话,却想到了跟他一样双眼失明,但有复明机会的人,并且主动来问及角膜捐献。
角膜捐献的工作顺利进行,当天就跟患者本人和家属签署了角膜捐献协议书。
现在,他的眼球已被摘除,肉体的痛苦已经彻底解除。
而另外一个才19岁的小女孩,因为得到了他的角膜,再次感受到了光明,再一次能够感受大千世界的美好。
告诉了他这个好消息,他很欣慰。或许,对他来说,在摘眼球之前,能让一个失明的人重获光明,比缓解他肉体的痛苦更有意义。
如果以后再碰到这样的患者,我想我有义务告诉患者角膜捐献的事情,至少,不能让有捐献之心的患者,在眼球摘除之后,还是抱着一份遗憾。
[+/-] |
牛了牛了,终于让我的google重见天日 |
花了两天时间,终于搞定了自己的域名,能让google博客重见天日。
纪念一下。以后就算再搬家,也可以固定自己的域名了,不用像刘备一样,搬一次家就换副脸孔。不过话又说了回来,刘备还真不愧是天子之身,开始四处流落,到处奔波,还能创出了一番事业,一番大事业。
大器晚成啊!
[+/-] |
blogger又被和谐了 |
一年前发现这个博客时候,还是在冰封中,原以为通过google干涉,被解禁了,看来还是没能免过厄运啊!
估计某些人的心情好了,blogger就会被放出来遛遛;倘若心情不好了,就只能被关在暗无天日的囚牢之中。
当然,不包括别的国家的blogger使用者们。
悲乎……
[+/-] |
三面剧 看病还是要塞红包的 |
据说下个礼拜开始我要参加值班了
所以今天要再来写个所谓的小小说哈哈
毕业前写过一个,结果好几个朋友看了,不是说没看懂就是觉得少了段结尾。毕竟不是韩寒,水平不到位。
不知道是昨天还是前天忽然想到了这么个事,就写下来吧!
好像因为自己是眼科医生,不合适写这些东西,不过之所以把主人公变成眼科医生,只是人类双眼的对称性,一样的眼睛,一样的病情,一样的手术,却是不一样的结局。
看病真的要塞红包么?
A君:
A君天资聪颖,读书也刻苦,终于经过高考,以优异成绩考进了从小便向往的全国最好的医科大学。
大学毕业,又历经千辛万苦,漂泊海外整整十年,掌握了扎实的医学技术,回国报效。
省里很重视他,让他担任省眼科中心主要负责人。
A君继续兢兢业业扎扎实实地工作。
有一天已经快二十年没见面的B君忽然来找他,说是他丈母娘要手术,请他来做这个手术。
看见老同学过来,甚是开心,这么多年来,一心扑在他的医学事业上,极难得有自己的空闲时间,老同学们都疏远了,好不容易才见到个老同学。能用自己的真才实学帮助老同学一把,也颇让他有自豪感。
亲自为他丈母娘安排并施行了手术。
直到做完了手术,B君却再也没有露面,老同学相见,却只是几句寒暄,不尽兴啊!于是特地打了个电话,让B君明天一起来办理出院手续。
两人又是一顿回味过去。
……
"不是跟你说了两次手术起码要隔一个月嘛!怎么才一个礼拜就又要手术?"
不过老同学还是很难缠的,软磨硬泡,没办法,只能答应了下来。
虽然知道过一个多礼拜再次进行白内障手术风险不会太大,可是万一有什么闪失,这可怎么交代呢?
A君心里很是不快,B君却乐呵呵送来了一堆土特产,让A君苦笑之余,只能对老同学的热情报之以道谢。
手术还是很顺利,而且因为所有的术前检查上次手术都已经完成了,住院第二天便术毕出院。B君千恩万谢,A君却心中嘀咕"万一因为这么着急手术出了什么岔子,可是要我来承担责任的,你还会满脸堆笑么?"
之后B君又未在露面,A君在想,或许等他另外一位老人生病的时候,会来找他的。
B君:
"听说A君可已经是全国眼科界知名人物了,这回丈母娘要开白内障,还是去找他,又省钱又放心!"
跟A君高中同学的B君,虽然也勉勉强强考上了大学,可大学毕业之后,虽然学着刘备到处安家,却还是没任何起色,小职员一个。这次丈母娘要做手术,心想着总算能显示点本事,不禁欢欣雀跃。
找到了A君,寒暄几句,说了来意。A君满口答应,"这事就包在我身上吧!"
B君心里暖洋洋的,"到底是老同学好啊!"
不过心里还是有点犯愁,现在看病不是说都要送礼么,我来找老同学还要不要送点啊?不送么怕人家心里不爽,送么好像显得太疏远了。
思来想去,辗转反侧,觉也没睡好,饭也没吃香。
还还在愁到底要不要送礼,A君倒先打来了电话:"我说老B啊,怎么你丈母娘手术都没看到你人啊?明天可以出院了,你一起过来吧!"
B君心里一阵感动,"我这人,都是老同学了,怎么还想送礼这种东西,实在是过分!"
第二天匆匆赶来眼科中心,感谢不断,又跟A君叙了一番旧,接了丈母娘回家。
A君手术果然成功,原先走路都困难的眼睛,现在居然有了1.0,虽然出院时A君交代了,另外一只眼睛手术,最好能等一个月以上,以免连续两次手术影响病人身体。
不过B君还是凭着老同学的关系,一个多礼拜以后,死缠烂打,终于又住进了医院,准备着第二次的手术。
出于对A君的感激之情,拎了些丈母娘老家土特产过来,零零碎碎倒也不少。说是土产,若是市场上买,倒也能值百来块钱。
A也没多客气,还是一样和气亲切。
手术很快就施行了,这次从手术到出院B君都是一路陪着,发现这次居然才两天时间,上次可是三天多的,B均满腹狐疑。
结帐时B君却发现,这次手术居然比上次便宜了近2000块钱!
B君怒不可遏,"还说老同学,我还这么感谢你。不送礼就给我多收医药费,不让我出院,送了点礼就就又快又便宜?!"
真想冲过去扇他两巴掌,再学着电视里面骂"你怎么当医生的?良心到哪里去了?眼睛里除了钱还有别的么?"
不过B君还是重感情的,不想因为这么点事跟高中老同学翻脸,也不想因为这么点事去惹毛一个高级职称的医生,毕竟以后还有很多地方要他帮忙的,大不了到时候主动送礼。当然,暗地里还是没少给他做反面宣传。
C君:
C君是A君所在眼科中心一个主管医生,跟着A君已经好些年了。
"院长居然亲自安排这个病人住院手续,看来是院长至交啊!"
B君丈母娘入院当时,C便感觉出了这个病人的与众不同。
在医院中,病人之间还是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的,查房检查,择期手术,出院。虽然这个病人病情有些复杂,术后倒是恢复得很好,有1.0的视力。
让C君意外的,才过一个多礼拜,才做完一只眼睛手术的那个老太,居然又来住院!
他知道,A君是极其严谨一个医生,万事追求完美。会为一些看似芝麻小事而大动干戈。
第一次看见A君允许病人这么快接受第二次手术。平时A君经常强调,手术对病人是一个从心理到身体的强刺激,两次手术需要间隔一定的时间,以保证病人身体和心理的恢复,以便接受手术。
"看来这个病人跟A君关系的确非一般。",C君得出这么一个结论。
尽管第二次住院,也还是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的,入院,手术,出院。
出院时候,C君意外发现了一个好处,省钱。
根据国家规定,住院检查有效期只有半个月,半个月后,在院病人需要选择性的再次检查,再入院病人则需要全部重新检查。
间隔一个礼拜再次进行手术,这部分费用便省了下来,再加上一些别的,居然省了将近2000块钱。
虽然是省钱了,C君知道,在医院里,特别是在A君手下,最重要的是要保障病人安全,而不是盲目给病人省钱。
所以这次"省钱",也就只是作为一点点的意外发现,茶余饭后谈了几天,销声匿迹。
[+/-] |
深夜 还没到凌晨 做完第一个字幕 |
深夜 还没到凌晨 做完第一个字幕
还是算比较有意思的,自己比较喜欢的一个纪录片,没有字幕,花了两个多晚上的时间,磕磕碰碰总算把整个字幕给听写了下来。
尽管还是错误百出,有几个干脆以*而代之。
知道了自己的英语水平是如此之差,不仅仅不会说,不会写,连听听纪录片电影的本事都还没有。
下次有空再做。
[+/-] |
在医疗中,还是要对仪器持怀疑态度 |
上课的时候,教授们总会提醒仪器的可信度,比如假阳性假阴性什么的。
可是一圈实习下来,慢慢体会到,在临床上最可信的,终究还是仪器结果。人为判断的,我信你信,可是患者不信,记者不信,法官不信。
于是慢慢的,对仪器的检查结果,虽然嘴巴上还在喊着某某某,心里却还是树立了他的绝对权威地位。或许这也是被人逼出来的吧!
昨天收个患者,是预约来做角膜移植手术的,裸眼视力不到0.1,验光后矫正视力也不到0.3。
可是对着尚算透明的角膜,我总觉得只有这么薄薄一层混浊的角膜不至于会导致这么差的视力,但是一圈查下来没发现什么问题。
今天还是想不出什么可以用来解释他的视力之差,于是自己带着他再去验了个光,显示还是一样的值。插片时候仔细调整了镜片度数,结果却居然可以矫正到1.0。而使用的镜片,整整比自动验光仪测出来的高了400度。
于是请示主任,手术取消,佩戴接触镜,出院。
很深刻一次教育。
又要告诉自己一次在实习中体会的:我们医的不是病,而是病人。
尽管现在的病人,可能比豺狼还要恐怖。
可是我选择了做医生。
[+/-] |
忽地做起了爷爷来了 |
没弄错的话我才26岁。
昨天回家却发现一个侄子已经有了自己的孩子,也就是说我已经是爷爷辈的人了。
侄子半开玩笑,说赶快去找女朋友了,到时候好让他孩子喊奶奶。
呵呵,做爷爷了。
[+/-] |
当习惯成为自然 |
当习惯成为自然,一切那么和谐。
上车自然要排队,排队自然要等候。
公交车进站,队伍缓缓自然前挪,一个接一个;
座位满了,队伍便停止前挪,有些着急要上车的,便会自然越过队伍,径直上车。
上车之前还要仔细看看,唯恐抢了本属队伍中的座位。
剩下的队伍,耐心等待下一辆公交车的进站。
同样和谐自然的过程如此重复。
唯一不自然的地方,万一等候上车的人实在太多,队伍便只能打好几个折。
当习惯再次成为自然,一切那么混乱。
上车当然会拥挤,拥挤才能上车。
公交车进站,人群包绕车门,一群挤一群;
座位满了,人群还是拥挤,有些着急要上车的,更要奋力前挤。倘若不挤,下趟可能还是上不了车。
上车之前还要仔细看看,唯恐漏下一个可用座位。
剩下的人群,烦躁等待下一辆公交车的进站。
同样混乱烦躁的过程如此重复。
[+/-] |
突然好想看看蓝天和白云 |
说起来有些夸张,突然想看蓝天白云了。
周末空下来了吧!
不过能看到一望无际,碧蓝碧蓝的天空,还真的是很惬意的一件事。要是可以交换,愿意一个礼拜碰到极尽不讲理的患者,交换周末蓝天白云。可惜妄想。
原先无心拍摄的几张照片,现在倒成了宝贝。
这么蓝的蓝天,学过摄影的人可能会想到这是加了偏光镜拍摄的效果。
其实不是的,这是用顶级老爷傻瓜数码相机 富士A205-S 拍出来的,而且没经过PS处理。当时真正的天空有多蓝恐怕难以从这些照片上感觉了。
同学的奥林巴斯拍的蓝天灯塔和我,那个蓝啊,邪蓝邪蓝!
蓝天映衬之下,普普通通电线塔看起来也威武美观许多。
PS过的照片看起来有些别样味道,不过从中透露的美,还是无法抵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