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发现这个博客时候,还是在冰封中,原以为通过google干涉,被解禁了,看来还是没能免过厄运啊!
估计某些人的心情好了,blogger就会被放出来遛遛;倘若心情不好了,就只能被关在暗无天日的囚牢之中。
当然,不包括别的国家的blogger使用者们。
悲乎……
[+/-] |
blogger又被和谐了 |
[+/-] |
三面剧 看病还是要塞红包的 |
据说下个礼拜开始我要参加值班了
所以今天要再来写个所谓的小小说哈哈
毕业前写过一个,结果好几个朋友看了,不是说没看懂就是觉得少了段结尾。毕竟不是韩寒,水平不到位。
不知道是昨天还是前天忽然想到了这么个事,就写下来吧!
好像因为自己是眼科医生,不合适写这些东西,不过之所以把主人公变成眼科医生,只是人类双眼的对称性,一样的眼睛,一样的病情,一样的手术,却是不一样的结局。
看病真的要塞红包么?
A君:
A君天资聪颖,读书也刻苦,终于经过高考,以优异成绩考进了从小便向往的全国最好的医科大学。
大学毕业,又历经千辛万苦,漂泊海外整整十年,掌握了扎实的医学技术,回国报效。
省里很重视他,让他担任省眼科中心主要负责人。
A君继续兢兢业业扎扎实实地工作。
有一天已经快二十年没见面的B君忽然来找他,说是他丈母娘要手术,请他来做这个手术。
看见老同学过来,甚是开心,这么多年来,一心扑在他的医学事业上,极难得有自己的空闲时间,老同学们都疏远了,好不容易才见到个老同学。能用自己的真才实学帮助老同学一把,也颇让他有自豪感。
亲自为他丈母娘安排并施行了手术。
直到做完了手术,B君却再也没有露面,老同学相见,却只是几句寒暄,不尽兴啊!于是特地打了个电话,让B君明天一起来办理出院手续。
两人又是一顿回味过去。
……
"不是跟你说了两次手术起码要隔一个月嘛!怎么才一个礼拜就又要手术?"
不过老同学还是很难缠的,软磨硬泡,没办法,只能答应了下来。
虽然知道过一个多礼拜再次进行白内障手术风险不会太大,可是万一有什么闪失,这可怎么交代呢?
A君心里很是不快,B君却乐呵呵送来了一堆土特产,让A君苦笑之余,只能对老同学的热情报之以道谢。
手术还是很顺利,而且因为所有的术前检查上次手术都已经完成了,住院第二天便术毕出院。B君千恩万谢,A君却心中嘀咕"万一因为这么着急手术出了什么岔子,可是要我来承担责任的,你还会满脸堆笑么?"
之后B君又未在露面,A君在想,或许等他另外一位老人生病的时候,会来找他的。
B君:
"听说A君可已经是全国眼科界知名人物了,这回丈母娘要开白内障,还是去找他,又省钱又放心!"
跟A君高中同学的B君,虽然也勉勉强强考上了大学,可大学毕业之后,虽然学着刘备到处安家,却还是没任何起色,小职员一个。这次丈母娘要做手术,心想着总算能显示点本事,不禁欢欣雀跃。
找到了A君,寒暄几句,说了来意。A君满口答应,"这事就包在我身上吧!"
B君心里暖洋洋的,"到底是老同学好啊!"
不过心里还是有点犯愁,现在看病不是说都要送礼么,我来找老同学还要不要送点啊?不送么怕人家心里不爽,送么好像显得太疏远了。
思来想去,辗转反侧,觉也没睡好,饭也没吃香。
还还在愁到底要不要送礼,A君倒先打来了电话:"我说老B啊,怎么你丈母娘手术都没看到你人啊?明天可以出院了,你一起过来吧!"
B君心里一阵感动,"我这人,都是老同学了,怎么还想送礼这种东西,实在是过分!"
第二天匆匆赶来眼科中心,感谢不断,又跟A君叙了一番旧,接了丈母娘回家。
A君手术果然成功,原先走路都困难的眼睛,现在居然有了1.0,虽然出院时A君交代了,另外一只眼睛手术,最好能等一个月以上,以免连续两次手术影响病人身体。
不过B君还是凭着老同学的关系,一个多礼拜以后,死缠烂打,终于又住进了医院,准备着第二次的手术。
出于对A君的感激之情,拎了些丈母娘老家土特产过来,零零碎碎倒也不少。说是土产,若是市场上买,倒也能值百来块钱。
A也没多客气,还是一样和气亲切。
手术很快就施行了,这次从手术到出院B君都是一路陪着,发现这次居然才两天时间,上次可是三天多的,B均满腹狐疑。
结帐时B君却发现,这次手术居然比上次便宜了近2000块钱!
B君怒不可遏,"还说老同学,我还这么感谢你。不送礼就给我多收医药费,不让我出院,送了点礼就就又快又便宜?!"
真想冲过去扇他两巴掌,再学着电视里面骂"你怎么当医生的?良心到哪里去了?眼睛里除了钱还有别的么?"
不过B君还是重感情的,不想因为这么点事跟高中老同学翻脸,也不想因为这么点事去惹毛一个高级职称的医生,毕竟以后还有很多地方要他帮忙的,大不了到时候主动送礼。当然,暗地里还是没少给他做反面宣传。
C君:
C君是A君所在眼科中心一个主管医生,跟着A君已经好些年了。
"院长居然亲自安排这个病人住院手续,看来是院长至交啊!"
B君丈母娘入院当时,C便感觉出了这个病人的与众不同。
在医院中,病人之间还是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的,查房检查,择期手术,出院。虽然这个病人病情有些复杂,术后倒是恢复得很好,有1.0的视力。
让C君意外的,才过一个多礼拜,才做完一只眼睛手术的那个老太,居然又来住院!
他知道,A君是极其严谨一个医生,万事追求完美。会为一些看似芝麻小事而大动干戈。
第一次看见A君允许病人这么快接受第二次手术。平时A君经常强调,手术对病人是一个从心理到身体的强刺激,两次手术需要间隔一定的时间,以保证病人身体和心理的恢复,以便接受手术。
"看来这个病人跟A君关系的确非一般。",C君得出这么一个结论。
尽管第二次住院,也还是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的,入院,手术,出院。
出院时候,C君意外发现了一个好处,省钱。
根据国家规定,住院检查有效期只有半个月,半个月后,在院病人需要选择性的再次检查,再入院病人则需要全部重新检查。
间隔一个礼拜再次进行手术,这部分费用便省了下来,再加上一些别的,居然省了将近2000块钱。
虽然是省钱了,C君知道,在医院里,特别是在A君手下,最重要的是要保障病人安全,而不是盲目给病人省钱。
所以这次"省钱",也就只是作为一点点的意外发现,茶余饭后谈了几天,销声匿迹。
[+/-] |
深夜 还没到凌晨 做完第一个字幕 |
深夜 还没到凌晨 做完第一个字幕
还是算比较有意思的,自己比较喜欢的一个纪录片,没有字幕,花了两个多晚上的时间,磕磕碰碰总算把整个字幕给听写了下来。
尽管还是错误百出,有几个干脆以*而代之。
知道了自己的英语水平是如此之差,不仅仅不会说,不会写,连听听纪录片电影的本事都还没有。
下次有空再做。
[+/-] |
在医疗中,还是要对仪器持怀疑态度 |
上课的时候,教授们总会提醒仪器的可信度,比如假阳性假阴性什么的。
可是一圈实习下来,慢慢体会到,在临床上最可信的,终究还是仪器结果。人为判断的,我信你信,可是患者不信,记者不信,法官不信。
于是慢慢的,对仪器的检查结果,虽然嘴巴上还在喊着某某某,心里却还是树立了他的绝对权威地位。或许这也是被人逼出来的吧!
昨天收个患者,是预约来做角膜移植手术的,裸眼视力不到0.1,验光后矫正视力也不到0.3。
可是对着尚算透明的角膜,我总觉得只有这么薄薄一层混浊的角膜不至于会导致这么差的视力,但是一圈查下来没发现什么问题。
今天还是想不出什么可以用来解释他的视力之差,于是自己带着他再去验了个光,显示还是一样的值。插片时候仔细调整了镜片度数,结果却居然可以矫正到1.0。而使用的镜片,整整比自动验光仪测出来的高了400度。
于是请示主任,手术取消,佩戴接触镜,出院。
很深刻一次教育。
又要告诉自己一次在实习中体会的:我们医的不是病,而是病人。
尽管现在的病人,可能比豺狼还要恐怖。
可是我选择了做医生。
[+/-] |
忽地做起了爷爷来了 |
没弄错的话我才26岁。
昨天回家却发现一个侄子已经有了自己的孩子,也就是说我已经是爷爷辈的人了。
侄子半开玩笑,说赶快去找女朋友了,到时候好让他孩子喊奶奶。
呵呵,做爷爷了。
[+/-] |
当习惯成为自然 |
当习惯成为自然,一切那么和谐。
上车自然要排队,排队自然要等候。
公交车进站,队伍缓缓自然前挪,一个接一个;
座位满了,队伍便停止前挪,有些着急要上车的,便会自然越过队伍,径直上车。
上车之前还要仔细看看,唯恐抢了本属队伍中的座位。
剩下的队伍,耐心等待下一辆公交车的进站。
同样和谐自然的过程如此重复。
唯一不自然的地方,万一等候上车的人实在太多,队伍便只能打好几个折。
当习惯再次成为自然,一切那么混乱。
上车当然会拥挤,拥挤才能上车。
公交车进站,人群包绕车门,一群挤一群;
座位满了,人群还是拥挤,有些着急要上车的,更要奋力前挤。倘若不挤,下趟可能还是上不了车。
上车之前还要仔细看看,唯恐漏下一个可用座位。
剩下的人群,烦躁等待下一辆公交车的进站。
同样混乱烦躁的过程如此重复。
[+/-] |
突然好想看看蓝天和白云 |
说起来有些夸张,突然想看蓝天白云了。
周末空下来了吧!
不过能看到一望无际,碧蓝碧蓝的天空,还真的是很惬意的一件事。要是可以交换,愿意一个礼拜碰到极尽不讲理的患者,交换周末蓝天白云。可惜妄想。
原先无心拍摄的几张照片,现在倒成了宝贝。
这么蓝的蓝天,学过摄影的人可能会想到这是加了偏光镜拍摄的效果。
其实不是的,这是用顶级老爷傻瓜数码相机 富士A205-S 拍出来的,而且没经过PS处理。当时真正的天空有多蓝恐怕难以从这些照片上感觉了。
同学的奥林巴斯拍的蓝天灯塔和我,那个蓝啊,邪蓝邪蓝!
蓝天映衬之下,普普通通电线塔看起来也威武美观许多。
PS过的照片看起来有些别样味道,不过从中透露的美,还是无法抵挡的。
[+/-] |
有不贪污的好干部,而且应该是占大部分的 |
还在读书时候,刚毕业时候,刚工作时候,还是很愿意去讨论医患关系的问题的,跟网上的一些朋友讨论,为什么现在的医患关系会这么差?我们能做些什么?
而现在已经懒得去想纷繁复杂的医患关系。
想不清楚,就算真的想了出来,也于世无补。还是踏踏实实做自己的事。
昨天看wq网文,说是中央台又组织了一台类似乎访谈的节目,在现在医改高潮中透露了一些内幕:不是政府不给医疗系统投钱,而是投入的钱都被黑心医生和医院“消化”了。
原来如此。我也终于明白了。
看来新一届的医改也真的是没什么好指望的了。
医生还是被政府用来做了挡箭牌。
突然想到这么一句:有不贪污的好干部,而且应该是占大部分的(张五常)。
这样的论调有很多,什么:贪污只是局部现象,我们的党员队伍总体还是好的;贪污腐败只是一小部分人的行为……
相对的,谈起医生,论调就是:现在还是有一部分正直的医生的。
相类的论调:现在好医生太少了;大部分医生都是白狼……
我倒也比较纳闷,应该也算见过不少医生了,确实有一个“白狼”,深恶痛绝,不仅我们学生讨厌他,他所在医院医生对他也没什么好感。若不是年事已高,估计也在单位混不下去。也就这么一个。再也没有碰到过别的。
我倒也比较纳闷,应该也算见过不少党员,干部,也确实见过几个真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可也就那么几个。
真的贪污腐败的是少数,白狼是多数?
或许几个个体所见的只是假象而已。党中央从全国出发得出的上述结论才是真实的吧!
做好我们的工作,让别人去说吧!只是觉得有点伤心。
贪污只是局部现象
[+/-] |
德清老房子 |
贴上几天游玩照片出了兴趣,赶着热情贴几张家乡老照片。
倒不是喜欢老家破旧一面,只是觉得既然新是建立于旧之上,就应该把旧做一点点的保留,留一点点的怀念。
拍了两张做的合成照,是老家一条很有用的“运河”。
每逢洪水,总有兴致勃勃在这捕鱼的人们。小时候也经常去看,不过好像却从来没有自己去捕过。
而其实,这条被我尊称为运河的河,最大作用,还是用来运输的,往往来来船只,特别是那种串成一串的,看他们依次通过桥洞,总觉得是一件很有难度的事。可惜拿了相机反而没遇上这样的船队。
小时候最怕的事,就是妈妈说自己是从这样的船上捡来的。小时候居然还真能信了。还信得哭天喊地。
自然,也有低级一点的船只。看他拿个小竹椅子,半站半蹲,船开的可是有滋有味。
曾经还很欣赏这个现在能叫出来是柴油机的家伙---拖拉机上的东西居然能开船!
还有更原始的小船,这个船夫就没上面的悠哉了,弓腰猫背,干劲十足。
横的船,竖的竿,斜的腰,能不能认作是一种美呢?有点勉强似乎。
要是在大海上,一望无垠的大海,只有这么一横一竖一斜的画面,那就应该能算是美了。
拍照时候一直以为这样的房子已经不再有人居住,或者只是几个老人家舍不得离去,依然逗留此间。正想着,出来这么个中年妇女,几次三番下来洗拖把。
看来拍拍老房子是赏心悦目,真要住在里面,恐怕滋味还不是很好。
是不是小孩子的联想都比较丰富呢。
儿时听爸爸说这个叫孩儿桥,每每都会联想到红孩儿,每次路过都会去找哪怕是一点点能和红孩儿扯上关系的东西,尽管每次都是失望而归。
桥是老的,也能算是美的,中规中矩的石拱桥。就是安全性在现在看来有点低了,所以已经废弃多年不用,上面长满了青藤。
居然还有一棵不比桥小的树,也算奇事一桩。
斑斑驳驳墙壁,确能显示岁月古老。经济要是发达一些,再发达一些,这些贫穷之美,就再也难以寻找踪迹。
全文完
[+/-] |
上海科技馆 |
像我们这种理科出生的,看到科技,科学,diy之类,多半会半懂不懂摆弄几下。好不容易上海旅游一趟,第二天跟通行一女生分开而行,便跟同学去了科技馆逛逛。
走出地铁2号口,偌大一个建筑呈现眼前,好大气势,不免肃然起敬,科技馆就是科技馆呵呵。
总觉得这个东西是地震仪的简略翻版,偷工减料,所以八龙变四龙;还是偷工减料,所以实球变线球;防止旅客眩晕,所以龙头朝上;防偷防盗,所以蛤蟆省略。
纯属瞎扯了。
一口气在科技馆门口拍了好几张,意兴十足!不过买了门票进的馆内,慢慢发现周边形势不对,馆内展品好像更适合少年儿童。也怪不得排队中父母携儿童居多,偶尔有几对恩爱情侣。后悔应该早十年或者二十年来这样的展览馆。
不过当然,还是有些展品蛮吸引我的,像这个超大的须鲸尾椎,从小就被教育鲸鱼有多大多大,可惜长了这么大,也从来没见过真正的鲸鱼,这次好,让看看她的尾椎。
想想平时吃的鲫鱼尾椎,再比比这个庞然大物,心里有数了,以后鲸鱼还是不见为妙。恐怕到时候我成了鲫鱼,他为刀俎了。笑语。
还有这个,老早就在电视上看过,蛮有意思。高中时候有个朋友还想买这么一个送给一个女孩子云云,我倒是很好奇,可惜终究还是没买。现在好了,看到了,了了心愿。
说来也怪,从小大大,有很多很多心愿,像看大海,看沙漠,看草原,还有刚刚想到的这个奇妙的小球。而总和了想想,能记住的心愿居然是都已经实现的心愿,这样的心态蛮好,不会有太大的遗憾。
当然,遗憾还是会有的,比如西藏,喊了多少年了,实在想去……
薄薄一张纸,让我惊诧不已!上海居然还有过火山爆发的?孤陋寡闻了。
顺便还体验了一把所谓的地震,排了半天的队,进了个电梯,晃荡晃荡告诉你从地底往上升,电梯又坏了,跟着工作人员进了个“废弃工作站”,穿过木制长廊,灯光一灭,长廊开始晃动,哦,原来地震了!
刚开始一不小心还以为是给来按摩!
希望别真到了地震,别的人都忙着逃命,就我一个还晃荡晃荡以为来给按摩……
展品没多大吸引我,建筑倒还是蛮好的。不过因为初衷是冲着展品而来,只能看看建筑,多少也有些失落。
应该是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如果只是要看建筑,不管是从外面看还是从里面看,都不用去买票!
躺在巨大金属杆子上,太阳迎面照来,身前还有几颗绿树,多少有些躺在海滩的感觉!除了后备有些咯得慌,还是相当舒服的。
全文完
[+/-] |
中国在"文革"期间科学技术快速进步的奥秘! |
前不久访问了一个老工程师,他参加过"两弹一星"的技术攻关过程,他说中国当时的技术力量,无论是就人员数量还是技术装备水平而言,都远远不如苏联和美国,但是中国从原子弹爆炸到突破氢弹技术的障碍,在时间上都反过来比苏联和美国短得多。他说取得这样的"奇迹"不是偶然的,根据自己的体会,文革期间技术能够进步的关键奥秘有三个,而且这些奥秘是其他资本主义国家都无法具备的。
第一个关键的原因是真正的技术民主。他说,由于当时批判反动学术权威,报章上连篇累牍地严厉指责各种管卡压和专制学阀作风,因此,几乎没有什么人敢于以权威和老子自居,在研究队伍内部形成高度民主的风气,大学刚刚毕业的学生和老资格的科学家可以同场辩论,有的时候为了争论技术问题通宵达旦,甚至拍桌子,邓稼先这样的老科学家也常常参与跟毛头小伙子的拍桌子辩论,这样充分的学术民主带来了思想和技术的快速进步。不仅加快了技术进步的速度,在这样的过程中间也加快了技术梯队的成长过程。这个老工程师还谈到,当时由于人与人关系的普遍平等,许多社会和阶级的藩篱都实质上不存在了,一些老工人也参与拍桌子讨论,许多细节问题和工艺障碍也能够集思广 益,结果使得整个的项目进程相对均衡,而不是局限于关键技术的率先突破,这就避免了后续试验中间细节引致的失败,所以当时许多项目的试验,几乎都是一次成功,所有的问题和隐患常常是在技术民主中间,已经得到充分的"鸣放"和重视,提前就有了很多的预案和设计。
第二个非常关键的地方是彻底地破除了"技术私有观念"。这个老工程师回顾说,不管是什么样的研究机构,无论是他们花了多少心血得出的最新成果,只要持一纸介绍信到 ,只要符合保密的规定,他们所有的最新成果都会无条件地呈现给你,而没有一丝一毫的保留。这在任何国家都做不到。技术创新如果联系着市场潜在利益,当然就格外需要保密,即便是仅仅联系着个人的职称和学术地位评价,相关人员也肯定有藏私的必要,但是在当时的中国,一切私有观念都遭到彻底批判,许多有助于巩固私有观念的评价体系都被破坏,所以人们能够空前地敞开自己的所得,公之于众。这样,全国只要任何一 个研究所,任何一个研究人员在技术上有了突破,其他的相关人员或者项目,都不再有必要进行重复劳动了,都可以无成本地共享最新的技术成就。彻底破除私有观念,是真正意义上的"全国性的技术大协作"成为可能,有限的技术力量和经费能够空前地节约和有效地利用,避免了许多可能的浪费。
第三个原因是几乎"如人使臂、如臂使指"那样的高灵敏协调机制。这个老工程师提到,在卫星项目中间,有一个同步控制问题当时只能是用机械方式实现,这个就要求四个 完全一样的小弹簧。项目单位反映到主管的聂荣臻元帅那里,说上海工业力量比较强,希望请上海的同志帮助解决。聂荣臻给张春桥写了个小纸条,张春桥给马天水打了个电话,马天水连夜召集上海几十个单位的老工人技师开会,一个校办工厂的老工人说他能够实现,回去之后连夜就把符合要求的弹簧做出来了,合计不到24小时。在这样的过程中间,没有任何一个人讲条件讲价钱,所以几乎没有耗费什么谈判时间和交易费用。
前不久还访问了一个南京大学的老师,他在1969年参与主持我国的电子计算机项目。据他所说,当时的项目立项完全不需要去找路子跑关系,国家直接按照技术力量优势所在,甚至在没有事先打招呼的情况下,就拨给南京大学1000万元经费,指定用于电子计算机项目,项目办公室成立之后,不需要他去找江苏省委,而是项目立项的同时由国家指定江苏省委配合研究工作,无条件地承担项目的协调工作,许多电子部系统的七字头的 工厂,就按照研究进度和要求来进行配合试验,江苏省和南京市的相关部门直接受项目小组的领导,结果是"产、学、研"的高度紧密结合。项目经费绝对不容许个人为私人目的动用,许多工厂在利用自己的技术和工艺积累基础上来参与这个项目,已经有的技术和工艺都不再重复投资和花钱。
计算机项目的背景是1963年毛泽东说要继续大跃进,不能老是跟在洋人的后头搞"爬行主义",要尽可能地采用已有的先进技术,跟踪科技发展的先进水平,这个意见在三届人大上通过。为此,中央科学小组、国家科委党组于1963年12月提出一九六三年至一九七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报告、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及科学技术事业规划,这个规划是在原有的1956-1967年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参照世界科学技术进展状况制定的,总的要求是动员和组织全国的科学技术力量,自力更生地解决我国社会主义 建设中的关键性的科学技术问题,在重要的急需的方面掌握六十年代的科学技术,力求接近和赶上世界先进科学技术水平的道路上,实现大跃进。这样在文革期间政治上初步稳定之后,许多科学技术项目就分解落实到具体的研究机构,除了南京大学之外,清华大学也是计算机项目实施的重点单位,到1970年代末期,已经产生丰硕的成果,一个清华的教授告诉我说当时的计算机技术水平,中国实际上和美国是基本同步的,后来由于 这些项目和"运十飞机"的命运一样下马,这样我们国家在今天的关键技术领域,就被西方国家远远甩在后面。清华大学在1970年代中期就拉出了单晶硅,现在反而不会了。还有一个人告诉过我,前几年某研究单位以单晶硅立项,结果得到数千万的研究经费,最后是在美国去拉出单晶硅来结项的,事情竟然演变到这个样子,特别值得那些真诚关心中国技术进步的人们深思了。
当时中国能够以有限的技术力量,去跟踪世界先进水平,优势在于全国技术力量的无成本合作,有限的经费和人力资源能够集中使用,在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基础上搞集中突破,降低相互学习的成本并实现研究队伍的迅速成熟和壮大。而中国今天的问题还在于,中国不仅落在后面,在市场规则急功近利的"短视"眼界里根本就丧失了追赶的动力,而且在中国技术力量和经费和西方国家有巨大差距的情况下,还硬要一味地抄袭西方的 技术发展路线,这注定只能是产生"爬行主义"后果,一切有价值的成果都不可能产生在中国。
[+/-] |
苏州拙政园游 |
大抵旅游都是带着旅游的心态,工作都是带着工作的心态,学习是带着学习的心态。
大学时候跟一起远离家乡跑到大连学习的老乡们闲聊,来到辽宁学习最大的收获恐怕就是能在在家乡之外,真正的生活一次。我们都觉得,如果不是大学,以后恐怕很少能有这样的机会,能真真正正的在外地生活一次,真正的体味一次家乡之外的风土人情。
在大连读大学的5年是美好的,以至于现在呆在杭州,总有这样那样的不满。怀念总是有的。
苏州拙政园以前去过一次,赶着上学的路上,去的太早,无处打磨时间,便进了所谓的苏州园林。
这次故地重游,倒有别的一番感受。不知道是因为再游,还是因为老了……哈哈。
是在这个屋子边上,让我有了另一番感受。
屋子临水,三周绿树成荫,屋子四边窗户镂空。
初到时觉得也不过如此,老房子向来就是这样的,讲究要有风有水有绿,所谓的风水。
可是当看到屋子正中的棋盘,想象屋主人当年在盛夏,享受着既有绿树成荫,又有凉风习习,望过屋前小湖,视野开阔,这是怎样一种享受?现在住在十七八层的城市白领能奢侈地拥有这样的生活?突然拿着一种园子主人的心态细细品味拙政园,虽然大言不惭,不过比起带着旅游观摩的心态,持着这样的大言不惭,游了下来,反而极为舒爽。
透过薄薄绿叶,一条悠悠长廊,依着一汪也还算干净的小溪,虽然不知道长廊通向何处,有可能是员工的厕所,也有可能是乱七八糟的杂物仓库,感觉却还是极妙的。
若真是通向自家厕所,或是柴房,那也是一种美,何必忍受“去时匆匆,来时冲冲”的尴尬与痛苦呢?
假山假石似乎是富贵的象征,而假山加上彩色琉璃的亭子,再插上一些精心布置的园艺花木,应该就不是富贵,而是奢侈了。
当然,我是去仔细看了,这个亭子上的窗户并不是琉璃。透明的是玻璃,蓝色的是贴在透明玻璃上的的塑料纸。极尽破坏情调之至。要贴也帖几块彩色玻璃嘛!
我想当吃园林主人不会这么没有情调的。虽然也是没有玻璃和蓝色塑料纸可用。
而至于这样的美景,恐怕就不是我这个理科动物所能描绘的了。
想像茶后饭余,携家人之手,在这条幽静的长廊之上散步,听听鸟语虫叫;或者乘上小舟,信桨缓缓而驰,该是怎样的舒适?
整个园林,凡是路都是曲的。
可以说这是设计者故弄玄虚,不过要是能觉得这是设计者有情调,直中作曲,曲中带直,直直曲曲,不一而足,却更让人心旷神怡。
或许是带着不同心态的缘故吧,高中教学楼通往食堂的路,也是设计的如此别致,横不到一米,长有4米,曲作三段,边上是可爱园艺小草。却招致我们极大的不满。
每天中午和晚上吃饭时间,有上百饥肠辘辘之人在短短数分钟内通过这条诗情画意小道,冲向食堂。可以想象效果。连接食堂与教学楼的“交通要道”,设计成如此,要我这个外行看看,也是个失败。
当然,在这园林之中,倘若有一条长不到一米,宽有四米的大道,也是够恐怖的一件事情了。
这是整个拙政园中我最喜欢的地方,碧水之上,大树之下,绿荫丛中,隐隐约约,小亭一角。要能倒退十年,定要玩上一次捉迷藏,躲藏其中。就算人被找到了,恐怕灵魂还是躲藏在这比画还美的地方。
第一次逛拙政园,觉得不过如此,还深为古人的生活单调而叹息。
想想古人闲暇之余,也就只能看看绿树,看看湖水,看看戏子,远不及如今的丰富多彩。而这次怀着大言不惭的心态,边逛边体味古人生活,不得不赞叹古人生活情调之高,远较我们之上。
当然,所说古人,是指古之富人,不单单是富,还是富得溢油那帮人;而所指我们,仅指一帮学生或才踏上工作不久的青年人而已。当今能享受生活的,恐怕不是古人所能想象的。太空游便只能是古人的神话想象而已。
全文完
[+/-] |
苏州博物馆新馆参观 |
贝聿铭的设计向来就蛮是喜欢的,简捷典雅。最先认识的可能是他设计的一个小别墅,名字都已经记不得清楚,依稀依山傍水,隐藏在山溪风景之中。后来慢慢多看到了一些他的建筑,商业建筑,教育建筑,工艺建筑,甚至学生宿舍。
不过一直以来都觉得贝聿铭的设计恐怕是只能在在图片中欣赏了,直到前几天才知道所谓的贝聿铭“小女儿”——江苏博物馆。于是赶着5.1过去“叹为观止”一下。
博物馆大门
认识人重第一印象。不论去哪个博物馆也要他的第一印象。苏博第一印象就是简洁、大方,富有苏州传统特色,而又非大街小巷那种粗俗的仿古建筑。
说起来,现代火柴盒建筑上加“飞檐”,形成所谓的中国特色建筑,实在是恶心的受不了。首当其冲应该就是北京火车站了。向全世界展示着如此的中国建筑。还有一些就是完完全全彻彻底底的仿古,虽是仿古,可又钢筋水泥架构,给我的感觉是一张用胭脂白粉口红掩盖着泥巴粉刺褐斑的黄脸,俗不可耐、东施效颦。
当然了,贝聿铭是大家。倘若北京火车站能设计的惊世骇俗,那倒也怪了。
大厅入口,看起来是不是有些像机器人呢呵呵。
入口的后侧面
不知道竹子能不能算江南独有,应该是吧!虽然大连同学也说他老家边上有不少竹子。不过江南建筑有些小竹,有些水,有些亭子,感觉还是相当不错的。亭子犹抱琵琶,当初是因为边上被墙壁遮挡,回来看时,倒也觉得别有味道。
高高的白墙,短短的黑瓦,好像是江苏一带古建筑的风格,上次在唐寅故居一带拍的老房子也是这样的造型。博物馆的这角也是这样。还有带折的水廊,水面的倒影,美不胜收。
小桥流水人家,恐怕是苏博的建筑风格了。不知道这能不能算是“枯藤老树美人”呢!
瞎邹了。不过这个小小茶间虽只有两棵植物,几张小桌,带上天窗,要能在晴朗天气进到里面坐坐,相信感觉会十分惬意。可惜我们那天飘着蒙蒙细雨。当然,雨天自有雨天美景,人家晴天来也就体味不到我们的乐趣。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吧!
不过“枯藤老树美人”为什么还拎个塑料袋?哈哈!
大致的全景,相机不行,拍不下。
几个博物馆走廊内景,看起来已经相当不错。
展厅里面当然更是令人叫绝,可惜光线太暗,又不能打闪光,没有留下满意的照片,深深抱憾。
马上就要离开苏博,依依不舍,最后留念一张。
整个苏博逛下来,最喜欢的是他的建筑,就像去之前说的好像逛博物馆,最大目的倒是成了欣赏他的建筑,而不是里面的展品。
一圈下来,最喜欢的两个展品,一个是竹根做的印章,巧妙利用竹根的弯曲与分节,巧夺天工,设计奇妙,嗞嗞称奇!当然,还给偷拍下来了。
另外一件,就是这个笔搁,紫砂材质,铸就桂枝老蝉,极为逼真。逼真之外,更是感叹作者心思巧妙,享受生活。曾经我也做过一个笔搁,拿块厚玻璃,酒精灯上一烤,投入冰水,玻璃一分为二,断口曲折,粘于座板之上,实用主义的笔搁就此形成。后来倒有不少朋友纳闷怎么切出如此的玻璃。但是要和这个笔搁来比,恐怕就不是天上和地下的区别了。
全文完